

動畫英雄的“身份危機”
《無敵破壞王》由獨具匠心的8位像素迪士尼 logo 開始。觀眾可以把它看作一部向 1980 年代經(jīng)典電子游戲致敬的動畫片。主人公“破壞王”拉爾夫(Wreck-it Ralph)連續(xù) 30 年一直在 1980 年代出品的電子游戲《快手阿修》中擔任反派。他每天的工作便是在游戲中搞破壞,直至由玩家操作的英雄人物“快手阿修”(Fix-it Felix)及時趕到進行修補,贏得獎牌。
如同任何一個迪士尼動畫英雄那樣,“破壞王”經(jīng)歷了一場“身份危機”。他厭倦了日復(fù)一日的反派生活——游戲結(jié)束被阿修扔下大樓,晚上住垃圾堆,望著阿修在眾人的簇擁下包攬一切榮耀。盡管他只是恪守本分,并且心腸不壞,卻總被大家當作壞人對待。于是,某日在游戲廳歇業(yè)后,“破壞王”偷偷離開自己的游戲,前去闖蕩其他電玩世界。
電影一半以上的故事情節(jié)都發(fā)生在一個名為“甜蜜沖刺”(Sugar Rush)的游戲場景中,它是上世紀 90 年代一款類似“馬里奧賽車”的賽車游戲,場景設(shè)置在一個全部由糖果打造的世界中。“破壞王”在那里遇到了另一位主人公,口無遮攔但心地善良的小妞云妮(Vanellope von Schweetz)。
這一切都發(fā)生在游戲廳打烊之后。電影以驚人的想象力展現(xiàn)了游戲機里的小人物們 “工作”之余的生活。正如電影海報上寫的那樣,“當游戲結(jié)束,歡樂才剛開始”(When the game over,the fun begins)。許多人把電影稱作“游戲廳版的《玩具總動員》”——事實上,《無敵破壞王》的制片人之一正是《玩具總動員》背后的核心人物約翰·拉塞特(John Lasseter)。自迪士尼 2006 年收購皮克斯后,曾在迪士尼任職過的皮克斯創(chuàng)意總監(jiān)拉塞特也順理成章兼任了迪士尼動畫工作室的創(chuàng)意總監(jiān)。
該片最初的靈感來源于導(dǎo)演里奇·摩爾(Rich Moore)。他曾以導(dǎo)演電視劇《辛普森家族》和《飛出個未來》出名,《無敵破壞王》是他的電影處女座。作為一個電玩資深玩家,摩爾想到了別人從未想到的問題:“電子游戲人物每天都做著一模一樣的事,你要如何才能展開故事?突然我想到,如果主人公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呢?如果有一個人物在懷疑‘這難道就是生命的全部意義?’那一定很有趣。”
《紐約時報》評論:“電影成功的秘密在于,它對電子游戲潛力懷有的真誠激情,一種希望認真對待游戲、探索其中潛藏的創(chuàng)新可能,而又不墮入宅男自我炫耀的封閉小圈子的愿望。”
以電子游戲為題材的電影歷來既不叫好也不叫座,長長的失敗名單包括 1993 年的《超級瑪麗兄弟》(Super Mario bros),以及反響平平的游戲改編作品《街霸》(Street Fighter)、《毀滅戰(zhàn)士》(Doom)、《馬克思·佩恩》(Max Payne)和《波斯王子》(Prince of Persia)。其中大多數(shù)電影失敗的原因在于:你很難把電子游戲——這種可玩性、操作性和互動性遠勝于角色和故事主線的東西改編成電影。正如著名電玩博客Kotaku編輯科克·漢密爾頓所說:“我們不斷碰到的問題是,造就游戲的那些元素一旦進入其他媒介便會失效。”
是迪士尼最先想到在電影中用多個而非單一的電玩人物角色,他們早在 10 年前就為電影起好了名字 Joe Jump,但一直到 2008 年里奇·摩爾加盟,整個制作才得以正式啟動。
向 8 位像素時代致敬
當《超級瑪麗》中的噴火烏龜庫巴正式“加盟”《無敵破壞王》,摩爾才第一次意識到自己這份工作是多么“重量級”。除了庫巴,電影還集結(jié)了包括《街霸》里的桑吉爾夫和春麗、《吃豆人》里的橙色章魚、《刺猬索尼克》中的索尼克等經(jīng)典人物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整部電影共塑造了 188 個獨立的角色人物,超過了動畫片平均人物數(shù)量(40-60 個)的三倍之多。盡管大多數(shù)經(jīng)典人物都只是驚鴻一瞥,但仍然勾起了觀眾對童年及老款低精度游戲的懷舊情緒。
作為 1995 年第一部《玩具總動員》的導(dǎo)演,約翰·拉塞特深知游說各個游戲公司引進熱門動漫人物的艱難。這一次,對于里奇·摩爾同樣如此。在洛杉磯舉行的年度E3產(chǎn)業(yè)大會上,他與制片人克拉克·斯賓塞分別與日本任天堂、卡普空、世嘉、南夢宮萬代等公司代表見面,試圖吸引盡可能多的經(jīng)典游戲人物加盟。
他們沒能拿到理想中的所有角色,比如馬里奧——它的版權(quán)費實在太貴。但鑒于他們鎖定了庫巴和桑吉爾夫,最后的成績也不算太壞。摩爾和斯賓塞的秘訣在于,他們從一開始就告訴版權(quán)方,他們會“忠于角色”,并出一些樣張給對方就顏色、大小和膚色提意見。
任天堂不是個容易對付的公司,他們反饋給迪士尼的修改建議十分細致瑣碎,甚至包括庫巴拿咖啡杯的樣子。而對于庫巴和桑吉爾夫誰的體型更大,版權(quán)雙方又相持不下,令摩爾左右為難。
至于電影的幾個主角和主要故事情節(jié),則由迪士尼原創(chuàng),但“破壞王”仍然從任天堂 1981 年的熱門游戲《大金剛》(Donkey Kong)中汲取了靈感。事實上,根據(jù)菲爾·約翰(Phil Johnson)和詹妮弗·李(Jennifer Lee)的劇本,“快手阿修”是故事的主角,但摩爾和斯賓塞最后覺得,“破壞王”拉爾夫的故事包括它內(nèi)心的不安全感,更能讓觀眾產(chǎn)生共鳴——它努力尋求的身份認同也是現(xiàn)實生活中的許多人渴望的。
斯賓塞透露,為做好影片開頭的一系列 8 位像素畫面,迪士尼還專門請教了 1980 年代創(chuàng)作 8 位動畫美工設(shè)計的專家韋恩·阿特恩(Wayne Unten)。“當拉爾夫和快手阿修在CG中經(jīng)過精雕細琢被做出來后,整體的風格都慢慢呈現(xiàn)出 8 位像素世界的感覺,也就是簡單的小人在網(wǎng)格上下左右移動——而且它們不會走斜線,”斯賓塞說,“在如今的潮流下,讓時光倒轉(zhuǎn)——也就是化繁為簡——成為了真正的創(chuàng)新。”
影片于 11 月 2 日在全球首映后,以 4910 萬美元奪得北美周末票房冠軍,在imdb上得分8.4,爛番茄網(wǎng)站新鮮度 85%。影評人戴文·法拉齊(Devin Faraci)認為:“拿《無敵破壞王》與《玩具總動員》比較,兩者都有出色的人物設(shè)置、歡笑和甜蜜——而更主要的是,它們都很用心,都充滿愛。”《紐約時報》也持有相同的觀點:“如果說牛仔警長伍迪和巴斯光年是嬰兒潮那一代人的回憶,那么‘破壞王’和它的同伴們也同樣能讓美國‘被遺忘的一代’(Generation X,指美國 70 年代出生的人——編注)回憶起充斥著吃豆人、大金剛等電玩的黃金八十年代。”
友情鏈接|Links
北京演出公司 | 廣元演出公司 | 宜賓模特公司 | 眉山演出公司 | 達州文化傳播公司 | 遂寧演出公司 | 資陽模特公司 | 南充演藝公司 | 自貢演出公司 | 瀘州模特公司 | 瀘州演出公司 | 樂山模特公司 | 樂山演藝公司 | 綿陽模特公司 | 綿陽演出公司 | 德陽演出公司 | 德陽模特公司 | 德陽演藝公司 | 成都公關(guān)公司 | 成都演出設(shè)備租賃 | 四川模特禮儀 | 四川明星 | 盛創(chuàng)文化 | 成都商報 | 四川模特公司 | 四川演出公司 | 四川文化傳播公司 | 四川演藝公司 | 成都模特公司 | 成都演出公司 | 成都拓展培訓(xùn) | 成都演藝公司 | 成都文化傳播公司 |
Copyright ? 2012 成都市盛創(chuàng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版權(quán)所有 Shengchuang Culture Dissemination CO.,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 蜀ICP備12010245號-4 技術(shù)支持:成都網(wǎng)站建設(shè)